湖南省道教协会官方网站

中国民族报:佛教道教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可以有所作为

来源:中国民族报 时间:2019-03-12

\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佛教、道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可以有所作为,佛教界与道教界进行了有益实践。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3位全国政协委员。

云南省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昆明宝华寺住持崇化认为,佛教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进一步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好佛教文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崇化说:“应注重佛教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与佛教教义中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等自利利他、普度众生的理念相结合,进一步激发中华佛教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崇化建议加强佛教文化研究、阐释、编纂工作,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做好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经典文献和汉传佛教经典文献互译工作。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城隍庙管委会主任吉宏忠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我们要自觉团结和带领道教信众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我们面临的任务,更是重大机遇。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守护者、继承者,道教界理应主动推进道教组织的现代化转型,自觉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职责。”

近年来,上海道教界一方面积极参与当代道教教义思想体系建构,整理《上海道教史》和老道长口述史,加大教理教义研究,深入挖掘道教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探寻道教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和生长点,阐释道教古老智慧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在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做到“三量”。“盘活存量”,制定《上海道教管理人才库》和《上海道教宫观主要负责人选拔任用办法》,规范上海道教宫观主要负责人选拔任用程序,试点宫观负责人竞聘上岗。“扩大增量”,创新办学思路,吸纳优秀生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对上海道教学院第五届学生进行成建制分配试点,第六届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办道教养生专业,报名踊跃,现已正式开学。“提高质量”,发挥教团自我净化功能,制定《上海道教清规榜》《上海道教教风督查办法》,自觉接受信众监督,保持道士队伍清静纯洁,保证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吉宏忠介绍,上海道教界创新理念,不断探寻道教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全力打造道教传统文化服务现代社会的新模式。

一是挖潜增能,赋予“人、财、物”更为丰富的角色定位。道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拥有国学素养是道教界人士的优势。上海道教界组织有特长的教职人员,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设国学课程,大家“白天是道士,晚上做老师”。捐资发起成立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旨在“传递慈善爱心、传播社会公益、传承中华文化”。把庙观定位为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传习中心、社区居民的公共文化空间,“白天是殿堂,晚上是课堂”,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国学课程,累计4000多人次参与其中。

二是用现代公益的理念弘扬传统文化。上海道教界依托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抓好各庙观的功德会(皈依弟子、善信)和志愿者分队(爱心人士)两支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信众和志愿者走进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弘扬传统文化。

三是回应社会需求,不断创新国学课程和公益项目,做到受众全覆盖。开设有琴棋书画、中医养生、《道德经》与心理治疗等20余门公益课程,其中既有专门为皈依弟子开展的唱诵班、乐器班,也有为白领阶层开设的太极拳班和国学班;既有专为流动儿童征文大赛获奖者组织的国学夏令营,也有针对“七夕”节青年男女的婚恋讲座;既有服务社区老年人的养生讲座,也有新上海人的沪语启蒙;既有为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开设的书法与茶道课程,也有为来沪外国留学生设计的琴棋书画体验课程等等。

上海道教界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号召,与社会公益机构联手创设了“三家”公益项目。孩子学《论语》,陪读的家长学习《父母效能》《正面管教》等教育课程,课间休息亲子共练“八段锦”。这有益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养成,架设了教育心理学与传统文化的桥梁,有效促进了家风建设。

“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只有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加快实现道教的现代化转型,才能更好地促进道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发挥道教应有的时代价值。”吉宏忠说。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黄至安说:“道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令人忧心的是,薪火相传数千年的道教近百年来活力不足,前景堪忧。其根本原因是道教人才缺乏,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紧培养一批高素质道教人才。”

从2005年开始,湖南省道教协会承办了中国道教学院坤道班。2015年,坤道班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升格为南岳坤道学院,成为面向全国招生的3年制大专院校,累计毕业300余名学员,其中多数已成为各宫观的骨干力量。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对我国社会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远影响。道教文化涵盖哲学、科技、文化、养生等领域。把如此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保护好、传承好,是道教徒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能不能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关键在人才,能观今鉴古、继往开来的现代化人才。”黄至安说。

(转自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