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道教协会官方网站

陈嗣浩道长:正确理解宗教中国化的核心内涵 把道教优秀文化种到信众心田

来源:湖南省道教协会 作者:陈嗣浩 时间:2021-06-17

\

提到宗教中国化,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道教本来就是我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合法性宗教,哪里还存在什么中国化与不中国化呢?”从表面来看,好像也的确如此。但是,当你真正理解“中国化”内涵后,你会发现并不是这样简单。虽然道教不存在像其它几个兄弟宗教那样,需要抵御外国势力以渗透宗教为突破口,借助宗教的力量来破坏我国的社会和谐以及健康持续的发展。但正确地理解宗教中国化,抓住核心,准确定位,对道教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道教创立于封建社会,在长久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所形成的教理教义以及行教方式,是否合乎新时期下党和国家对道教的要求,是否还能满足信众信仰的需求,是否还能适应现代道教发展的需要,是否可以使道教未来能够正确健康得以延续?这几个是否是我们当代道教人士不能回避的几个问题。

以下,我就以正确理解宗教中国化以及对道教未来发展尝试性地与各位做些探讨。

一、宗教中国化的核心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5月18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2016年4月22日,习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又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总书记这两次关于宗教中国化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我国宗教工作的着力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两次文字表述有所不同,但核心都是宗教中国化。

任何文化、理论、信仰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播和发展都会面临中国化的问题,即便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也经历了中国化的发展过程。外来宗教中国化也是从传入中国开始,逐步按照我国的国情、社会特点和实际情况,以中国人为主导的方式,慢慢实现从“宗教到中国”再到“中国宗教”的转变。

关于宗教中国化的内涵,习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无论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都要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充实时代内涵,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方化浸润我国各宗教;要支持宗教界对宗教思想、教规教义进行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在2016年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讲话中,总书记再一次重申了这一要求。这充分反映了推进宗教中国化的重要性。我们道教界对宗教中国化的问题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自身宗教理论的探讨还是道教的发展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探讨宗教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解并加以把握:1、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性制度,当代中国合法性宗教要实现中国化,就必须无条件的遵循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坚定不移的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决不可与此相背离。2、各宗教都有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哪种宗教,要实现中国化并不是简单的存在于当今的中国社会,而是要能够把各自宗教积极因素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正确合法的途径传播并造福于民众,服务于社会。宗教服务社会和造福民众即是宗教存在的本质意义也是宗教中国化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宗教中国化就是指存在于中国的宗教,无论从事任何宗教活动都需要坚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而传承中华文化的基因、弘扬中华文明的精神,并且能与当下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发展相适应,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信教群众信仰需求。

总的来讲,宗教中国化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层面,二是文化层面,三是社会层面。政治层面可理解为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法律认同。这一点主要强调宗教人士要有爱国意识,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法律要坚决拥护和遵守。文化层面主要是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这主要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宗教界本身要对中国现在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要高度认同,二是宗教要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信教群众认同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从而为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团结、进步、统一,真实有效的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社会层面则体现在安全认同和服务认同。所谓安全认同主要是分两个方面,一是不管本土宗教或者外来宗教本身要成为社会的和谐重要因素,无论宗教个人或宗教团体都不可以扰乱社会安定。二是无论本土宗教或者外来宗教都要为国家安全和健康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而不可以成为国外势力扰乱我国安全以及健康发展的打手和帮凶。至于服务认同则更多的是宗教要发挥好宗教“善”的本质,多弘扬宗教慈悲为怀、导人向善的思想,多形式、多渠道为人民服务。

二、道教应把握好发展方向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相比其它外来宗教而言,道教确实不需要像其它外来宗教那样逐步的中国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道教可以“躺平”,可以不对自身的发展做出合乎时代需要的调整。道教创立于近两千年前的封建时代,道教的教理教义以及行教方式也从那个时代基本确立,虽然随着时代的变更,都做出过重大的调整,但本质上还是为适应封建时代的需要而设定的。因此,道教对自身的教义以及行教方式做出适应时代的阐释及调整是势在必行的。

现今道教迎来了百年之大变革期,能否抓住好机会,对道教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道教从建国初的困难期,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庙宇破败到现今的宫观林立,这其中凝聚了一两代道众做出的巨大的贡献。目前,道教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面临由物质境界迈向精神境界的巨大沟堑。虽然外部环境对道教的发展是有利的,无论宗教中国化,还是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国家对社会精神文明的构建而言,做为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道教,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道教本身能否抓住这个机遇,使道教的发展突破瓶颈,由初步的物质蜕变到适应时代的精神构建?面临的各种困难可能远比修建庙宇更加艰难。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低层次信仰习俗如铜墙铁壁一般坚固,无形中牢牢禁固住普通道众的思想,使得绝大部分道众对道教精神本质的认知难以深入,对道教适应时代的精神构建茫然无措,这样的现状造成了许多道众走向了不是在追求物质享受就是在追求物质享受路上,道士正在逐渐演变为一种职业,对于道教事业发展缺少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道教对现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正视,应当主动的去应对,做出合理的调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做工作。

1、不忘初心无量度人

2017年10月31日习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的讲话中说:“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讲话,这也是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道路指明了方向。不忘初心,即是要不忘记最初的本心、发心。始终牢记最初的真心。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道教作为传承了近两千年的本土宗教,能够长久的存在而不消亡,这也充分说明了它的存在是符合不同时期广大信众的需求,它显然是具有长期利益群众的精神宗旨。

道教以道设教,简而言之,即是以道之义理来教化世人,使人能够遵循道来为人处事,依循道来修心养德,最后达到天人合一、与道合真。道教的宗旨是“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意思是神仙之道要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并无量的度化世人。度化即是帮助,道教创教的宗旨,就是要我们世代的道众要怀着慈悲之心,爱惜一切的众生并无止境的帮助世人觉醒本我,享受幸福,走向光明。以此来看,这与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们要高举宗旨,正所谓纲举则目张,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向所有的道众以及信众传达这个宗旨,要让他们把这个宗旨深深的刻在心里。只有在宗旨的指引下来修道、行道、弘道,才不会偏离,才能成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合格道士。也只有更多的道众不忘祖师立教的初心,牢记作为一位道人需要“无量度人”的使命,才能更好的服务好信众,服务于社会,才能使道教永远充满生命力。

2、重视经典、阐明次第

只要对道教有一定了解的人就会发现道教真是博而杂。仅经典就有三洞四辅十二洞,更不要说其它的。与道教接触过,你就会发现社会中诸多行业、门类都与道教文化有关连。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无可厚非。可现实是,这对道教发展以及道众的修习增添了一定困难。很多道众入教很多年,仍是一头雾水,入道的门径都找不到,慢慢的就会失去信心以及最初的那份虔诚。这主要的原因是主次不明,体系混乱。这一点与其它世界性的宗教相比就明显处于劣势。比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虽然也有诸多经论,但重点修习还是《圣经》和《古兰经》。经典更多的佛教对于经典也因为所修习的法门不同则有所侧重。比如,禅宗重《金刚经》、《六祖坛经》净土宗重《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佛经》等。虽然道教的历代创教祖师对此也有过强调,比如王重阳祖师就指出全真弟子要修习《道德经》、《孝经》、《心经》。可实际上,全真道众有一半没有看过《道德经》,有一大半没读过《孝经》和《心经》,看过《道德经》的绝大部分没有读懂《道德经》。更有甚者,还有许多道众认为学习《道德经》没什么用,远没有四品经以及经忏来的实在。当然这也与《道德经》玄妙无穷、艰涩难懂有关。但对于立教的根本经典,如果我们不大力提倡道众深入研习,读懂读明白,以此经义来指引道众修道行教,任其自然,长期以往后果无法想像。

2015年国家教育部把《道德经》定为高中生的通读教材。这对道教而言是天大的喜事,也为道教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试想,多年后,只要受过高中教育的学生都学习过《道德经》,那时社会普遍就会对道文化有所了解。另外,随着国家的健康持续发展,整体实力越来越强大,中国也必然会走向世界巅峰,那时也自然会需要文化软实力的输出。而做为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一的《道德经》因为早就在国外受到普遍认同,自然会受到国家的极高重视而成为向外推送的主力文化。因此,我们道教要高瞻远瞩,从现今起就应当高度重视对《道德经》的推广和传播,要在教内掀起学习《道德经》的风潮,要把《道德经》定义为每个道众必修的经典,要组织专门人力对《道德经》深入挖掘,要对社会相应的领域做出《道德经》相应的解释。比如:社会问题、修养问题、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商业问题、心理问题、艺术问题、管理问题等等。以我对《道德经》这些年的研究,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以上所有问题在《道德经》都找到答案,都有相应的智慧。目前,教内对《道德经》的理解以及挖掘还远远不够。所以,不管是国家对道教要求,还是时代赋于道教的任务,或者道教自身发展的需要。旗帜鲜明的倡导推动《道德经》学习与研究,是道教当下的重要任务。如果说道教有一天能成为世界性宗教,那一定是极力推广《道德经》之后的结果。

3、重视人才真培养真重用

说到培养人才,那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没什么新鲜感,即使一千年以后培养人才也一定是重中之重。所以,任何时候强调培养人才都没有错。“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无论是哪个领域,人才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自恢复宗教政策以后,全国道教界对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一批批年轻的道教骨干相继走上了不同岗位,为道教事业的复兴贡献着自己力量。但从长远或者道教发展来看,道教现有的人才水平和数量无疑是远远不够的。今天之中国已不是昔日之中国,今日之世界也已不是昔之世界。翻开中国史或者世界史,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近两百年的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果好像远远超越了以前几千年。随着科学家们对物理科技的深入探索,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几千年的农耕时代在不经意间好像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这种快速的社会发展,让原本在封建社会代表先进文化的道教,走到今天走到了“追不上、看不懂、做不来”的尴尬境地。我这样说,可能会有人不赞同。但只要凭心而论,你就会发现,现在社会上的任何领域和行业站在第一梯队的,几乎都没有道教或道教人士的影子。比如艺术、音乐、文化、科技、武术等等,即便是很多人认为道教最擅长的相法、命理、数术、天文、地理等领域,道教并没有最尖端的人才。我常开玩笑说,道教只有斋醮科仪是全国最厉害的,因为别人都不做,这是专利。由此可见,道教尖端人才的稀缺何其严重。高端人才的重要性,对于一个教门而言,其作用是无比巨大。佛教书画艺术领域的八大山人和弘一法师其对后世的影响无可估量。所以,道教需要培养人才,培养各个方面的人才,更要加大力度培养高端人才,想方设法培养高端人才,不择手段的培养高端人才。只有如此,才能应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

道教现今有十来所道教学院,每一年都有不少学员毕业,但这并不意谓着就毕业的全是人才,更别说是尖端人才。我们现在道教学院的教育更多还只停留在基础教育的层面,要想涌现一批高素质并又有责任有担当的高端人才,仅仅是道教学院的几年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有让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简单的说是需要有长期实践的平台和氛围。比如说,武当山就会比别的山更有武术氛围。这种氛围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的。常说“十年种树、百年树人”,其实谁都知道人才并不仅仅是读死书,而是要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和施展抱负的平台。从根本上讲,培养人才最重要的基石还是在宫观和协会。道教界要有共同意识,让各自场所充满学习氛围面成为宫观管理的重要任务。

重视人才在实际操作中尺度难以把握。比如,谁是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广义上讲,“天生我材必有用”世上无无用之人。很多时候但凡有两把刷子的都会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可是不管你是什么人才,关键要取决现今道教最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最缺什么样的人才。比如,80年代到两千年左右这阶段最缺少的是宫观管理类型的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方面人才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从2000年到现在,最紧缺讲经弘法类的人才,这一点随着中国道教协会举办讲经比赛也带动地方上讲经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远远不够。因为,一个优秀的讲经师仅凭参加几次讲经活动是难以成长的,还需要提供更多的演讲平台和机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各自的场所长期举各种类型的学习班或讲经班,形成一个常态化,让讲经人才得到更多的煅炼。那么,未来几十年道教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从未来发展来看,我认为除了以上管理和讲经人才以外,更加需要专业型的人才。比如,医药养生、文化艺术、理论研究,经典阐释等领域。我们要有一些硬性机制激励道众去学习去成长。中国道教协会宏观统筹与地方协会以及各宫观有计划、分层次、按步骤、走出去、请进来、可合作等形式来实施。相信再有二十年的努力实施,道教也会涌现一些大师级别的人才。

现在国家的宗教政策,是信仰自由,是自主自办,是五教平等,在同等的条件下道教的发展更取决于道教自身的努力。近两年政策对庙宇的批建有所限制,客观来讲这是一件好事。这样可以让我们集中力量搞好人才培养,搞好文化传播,搞好信仰建设。道教的兴盛并不仅仅是庙多庙大,更需要高道多,人才多、学问大、成就大。我们也不仅仅要修有形的宫观,还要修无形的宫观。把道教优秀的文化精神,种在无数的信众心里,让他们心里建起神圣的殿堂,塑起神圣的神像,使他们能够更加热爱国家、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生命。这就是道教的使命,也是每个道众的责任。我坚信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是道教发展迎来的春天,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坚定信念,把握方向,团结努力,道教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作者系湖南省道协副会长、南岳坤道学院副院长、南岳玄都观监院陈嗣浩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