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浅谈医道人文养生的生命智慧
人文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值得我们大力挖掘和整理,并积极发扬光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一种人文精神,即人的自觉,人对自己生命及其意义的自觉。
中医和道家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中医在实践层面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抽象理念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而道家的“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返朴归真、顺其自然”等观念,有助于人文教化之推进,从而裨益社会民众身心之存养,乃至身心疾病之疗愈。如果这两方面能够很好地结合,人文养生之路完全可行。
中医养生理论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顺其自然。《黄帝内经·灵枢经·本神篇》里讲:“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将养生调摄方法归纳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养生应做到:适应周围环境,避免外邪侵袭,节制饮食,注意起居;保养精神,保持精气充足。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精神与形体相称协调,享受天赋的自然寿命。
什么叫做养生之道呢?按照中医的观点就是循天之道养其生。养生就是顺其自然,因为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循天道。
从中医的理念中提炼出来的自然疗法,其原则是充分调动人体自身修复和痊愈的能力,能不用药则尽量不用药。上乘的养生方法是无方之药。
儒家是以“进德”来养生,就是修养道德,提升自己的品行。《论语》讲“仁者寿”,《中庸》说“大德者,必得其寿”。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这是说,德行若不能达到一定程度,即使服用仙丹,也延长不了寿命。若道德修养不断完善,即便不去祈祷也有福,不求寿也会长寿。
道家是以“保真”来养生,使人之天真本性不被异化。如《汉书·艺文志》讲:“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
自然养生就是从尊重自然法则、尊重事物本性的角度来讲养生,一切顺其自然,即“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这是养生最根本的原则,因为法无定法,因人而异,所以要按照自己体质等实际情况来定。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尤其是中医与道家的生命智慧实际上就是“三养”的体系,即养形、养心、养德三方面来全面解析养生之道。
一、养形的生命智慧
养生的第一层是养形,就是生理养生,即养形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不妄作劳、动静结合就是适度锻炼,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静养之道,就是适当休息,减少损耗,怡神健体。动和静须结合起来,动不一定就是表面能看到的,动也可以是内在的。
可是现在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了,经常熬夜,作息无规律,暴饮暴食,嗜酒抽烟,过度劳累,还有的人情绪波动很大,殊不知,这些做法都会不断地消耗精气和真元。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都被消耗掉了,还有什么精力去做事情,还有什么能力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要想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就要避开外界致病的因素,例如适当劳动而不过累,保持清心寡欲,真气和顺,将精气神固守于内而不随意消耗。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吃得适口而有营养,穿得适时而满意,住得舒服而惬意,活得开心而满足。只要处处遵循养生之道,就能健康、快乐、长寿地生活。
(二)、养饮食,就是饮食有节,合理使用,荤素搭配,均衡营养。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提出了在生理情况下五味对五脏的影响有主次之分。
食物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合理地安排饮食,保证机体有充足的营养供给,可以使气血充足,五脏六腑功能旺盛。若五味偏嗜就会造成相应脏腑的功能失调,出现多种病理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详细论述了五味偏嗜给机体带来的影响:“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苦(原作‘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甘(原作‘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里说明饮食五味太过,也是损伤五脏精气的重要原因。
《黄帝内经》不仅认为五味入五脏可养五脏,而且还有五味太过可伤五脏这一相辅相成的理论,可见饮食养生必须依照“谨和五味”的要求,使各种食物合理搭配,谷肉果菜五味调和,不能偏食过食,才能“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所以《素问·脏气法时论》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指出饮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所含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只有做到合理搭配,才能使人得到各种不同的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三)、养起居,就是起居有常。
人对自己的欲望不是要克制,而是要节制。这种生理养生是最基础层面的保健,如此调养可使精神愉悦、身心安定。
起居方面要特别把握住十二时辰中的四个时辰:子午卯酉。即:半夜的11点到1点的子时、中午的11点到1点的午时、上午的5点到7点卯时、下午的5点到7点酉时。应该怎样起居与作息呢?
首先,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旺盛,阳气马上要生发的时候,子时属水,水是万物滋生的源泉,此时是人体元气开始生发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还在意气风发,到处奔波,高歌畅饮,会使身体心神不宁,干扰阴阳交合,使元气生发受到损伤。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说法,半夜子时是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值班的意思,《黄帝内经》认为“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就是说五脏六腑都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所以,子时必须开始睡眠,尤其应该注意是深度睡眠,也就是说,子时之前就是晚上11点以前必须入睡,才能保证子时的深度睡眠。
卯时就是早晨的5点到7点,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是大肠经当令,所以起床后要正常地排大便,把体内垃圾排出来。
午时就是中午11点到1点,这个时候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经过一上午的劳动工作,到中午时人体会感到疲惫了,觉得有点犯困。此时是心经当令,西班牙和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早晨6点到中午12点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期,是魔鬼时间。所以中午这个时候要睡午觉。
酉时是下午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肾主藏精。人的肾精,是生命的本源与动力源泉,这时候人们可以逐步把一天中的工作慢慢总结和收尾,让内心慢慢平静下来,对外的情志逐渐收敛起来。为一天即将到来的黑夜做准备。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都是来源于对天地自然运动变化的感悟与思考,并探索出人应该注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养生,具体到一天十二时辰的养生,让人们的身体学会顺应自然变化与规律,把整个身体与大自然相联系,做到天人合一。比如,对于春季养生的描述: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对于男性和女性一生的成长变化做了非常系统的总结和描述,希望人们懂得顺其自然,不要肆意妄为,这就是人文养生最根本的智慧。
《黄帝内经》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中医是讲究整体的,身体的某处发生病痛,不能只关注疼痛的部位,对其他部位也要做相应检查,因为此处的疾病可能是由于别的部位的病变引起的。一个人有没有魄力、有没有精神、有没有意志也与他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有关,这些都是中医讲究整体的力证。
《黄帝内经》:“中央黄色,人通于脾。”这里的中央黄色就是土的颜色,黄色居于七彩色带的中央。在中医的五行论中,肝属木,肺属金,心属火,肾属水,分主春、秋、夏、冬。而五行属土的脾脏没有季节可主,同时每一个季节都主十八天,毫无偏向,也是“中和之道”的一种体现。
脾主长夏,长夏就是夏季和秋季之间湿热最重的那一段时间,正好处在一年的中间。这同样反映了土既在中间又在四方,不偏不倚的特点。
人体中的气与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人体只有气血平衡,才能达到健康。正因为人体内部有着深刻的“中和之道”,相互约束,相互制衡,人类才得以千百年地生存下来,没有像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一样湮灭绝迹。
二、养心的生命智慧
养生的第二层是养心,就是心理养生,中医认为人的情志需要调养。 《灵枢·本藏》强调:“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正常情况下,七情和五志在维持身体健康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取代的。
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的总称。五志,是怒、喜、思、忧、恐五种志意的总称。《黄帝内经》将其分属于五脏: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
养心主要指调适好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精神因素,既是人受外在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也是心理反应。
通常情况下,人的情志变化不会引起疾病,但是情志过用或失控容易导致疾病,甚至是重要的致病因素,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类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社会复杂化,情志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与影响也日趋明显。
《素问·经脉别论》曰“生病起于过用”,《素问·举痛论》特别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情志过用可伤人气机发生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更加明确地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素问·血气形志》具体说明形志关系及形志过用与疾病发生的规律性联系:“形乐志苦,病生于脉……形乐志乐,病生于肉……形苦志乐,病生于筋……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形,指躯体。志,即情志。
现在因情绪而引发的疾病越来越多,而调摄情志最重要的是“情贵中和”,就像孔子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心理养生关键就是要保持七情不受干扰,若能保持一种平和心境的话,按中医来讲,真气就能内存,各种病邪也就无机可乘,从而使身体内外调和,百病不生(《内经》)。所以说,调摄情志、修养德行是保健养生统摄全局的根本方法。
关于养心的生命智慧,在《道德经》多个章节均有论述,其中第八章具有代表意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就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中医和道家都强调身心互动,即人的身体和意识是密切相关的。人的情志出现问题会影响到人的身体,所以一个人患病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人祛除疾病也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因为身心是互相影响的。
三、养德的生命智慧
养生第三层是养德,就是养道德,涉及人生价值观的问题。道家经典《道德经》是道家人文养生杰出的代表和经典,核心思想为:尊道贵德,以协调自我,协调人世、协调人与环境,最后达到“长生久视”的目标,在《道德经》的八十一章中,多处提到了养形、养心、养德,原文第十二章提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翻译原文的意思就是:在这个缤纷的色彩世界中,各种诱惑与困惑会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过度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从人的身心健康出发,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提出了:“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翻译为现代文就是:自古以来,天地万物得到“一”(道)之后,就会得到以下情况: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获得赞美。不要追求像稀少宝玉一样受到尊敬,而宁愿像众多的普通山石一样被人们所卑贱。
中国道家与中医学都强调平衡与中和,做任何事情不要绝对化,否则就会伤害自己。相对来讲,能够通透地看人生,豁达地看生死。
面对各种天灾人祸,要以一种平常心去看待。正是这些灾难在警告我们,人类自身生活中出了问题,疫病才能侵蚀,因此提升自己的抵抗力才是根本。疾病有外在原因(如环境、病毒等),也有内在原因。如果能使精神情绪平稳,身体免疫能力就会增强,外来的侵蚀就会受阻,得病几率也就会减少。很多病痛是由于人看不开,拿不起,放不下。人生明理,至关重要。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提出有三大法宝可以疗愈世间人们的现实焦虑,更可以养德修心: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中国道家与中医之所以能够养生,可说是达到了高层次的保健养生境界。生命智慧养生的三个阶段,养形可以节欲,养心可以养情,养德可以明理。其重点有三个逐步推进的层次,但基本方法并不矛盾,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健康延年,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
养生之道启示忙碌的当代人,应学会体验生活,不要让自己过分劳累,要有劳有逸。可以学点中医养生、学点茶道、花道、陶艺、太极拳等。医道人文养生的生命智慧,在于一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本文为作者在湖南省道教协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道教中国化研讨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