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道教协会官方网站

郭宇通道长: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湖南省道教协会 时间:2021-06-29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对天人关系的一个重要观点,在中国传统的哲学发展史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人为”的合一。战国时子思、孟子提出这种理论,汉儒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二为一”,这是天人合一说法的最早正式确立。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学说,是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的发展,其内容主要指天道与人道、天为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形成了具有天人同源、天人同气、天人合化、天人同心、天人合同、天人和合、天人同乐等一系列天人合一关系的理想和愿望,从宗教信仰和自然崇拜的心理趋向上表达了追求生态文明和生态自然的美好目标,对于树立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态文明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为道家学派来说,道家哲学力求维持的是人与自然客体之间的统一,道家提出的万物一体、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也体现在其著作中。《春秋繁露·阴阳义》、《素辞下传》中有“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在这样的自然“天”之下,便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天人合一”理论,即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和天地自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人与天地自然相互沟通协调统一。

道教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关系思想的精华,并将其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天人观,形成、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观点和学说。

唐五代时期的《太上化道度世仙经》认为:“天地与人元同一根,天地万物皆禀其一气而成形,以五行为主,用之本也。”

道教认为:“混元既分,天地得位,人与万物各分一气而成形。动者禀乎天,静者法乎地。天地之间最灵者人,能养人之形者唯气与神。神者,妙万物而为言;气者,借冲虚以为用。至人之言,莫先乎气;至人之用,莫妙乎神。我先生得至人之道,见生死之机,常味于无味,用于无用,为于无为,事于无事。知神气可以留形,故守虚无以养神气。”《上清黄庭内景经》中对于“天人同气”同构合一之思想做了如下论述:“二十四真出自然。天有二十四真气,人身亦有之。又三丹田之所,三八二十四真人,皆自然之道气也。”

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望与目标是“天人同乐”,天人同乐既是天人同愿之归宿,又是天人和谐生态观的理想追求,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美好代表,体现了天人合一“诚融通”关系的最佳境界。“逮天人之乐,自然之妙也。”(26)天人同乐既是天人关系的完美结果,又是新一轮天人关系的开始,标志着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天人关系循环持续健康的发展。道教天人同乐思想对于促进天人关系和谐的发展,实现天人之间各个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发挥人在天人关系中的主观能动性,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天人同乐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体现,要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天人同乐。只有在天人同乐中才可以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使人类自身进步和完善。道教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与演化,既是对天人关系形成与演化等宇宙起源生成规律的独特的认识,又体现了道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望与现实要求。其指向应当是多维度或多层面的,开展道教天人合一生态文明研究,对于实施生态文明规范约束机制建设和推动生态文明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道教天人合德的自然本质与生态属性不但强调以“天”为中心,即“天德者,自然之道”,而且特别强调以“人”为原则,即“道与德同,天与人一”。强调天人合德对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建设生态文明,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天人合德是道教天人和谐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教“天人合德”“万变定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的天人关系之一。天人合德强调并规定了人与天之和谐共融的生态伦理原则,是道教“天”与“人”相互交融的最佳选择。《周易参同契注》认为:“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乎?”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合其“德、明、序、吉凶”等是道教天人关系的最佳选择。表现了天人所具有的“和谐”生态伦理关系。金末元初《黄帝阴符经心法》曰:“天地有自然之道,人有自然之性,物有自然之用,皆不可离。是故设教制礼立法,垂之万世,使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不失其序,万物不失其用,各正性命保太和。和非故为之,皆因其自然而然也。至静之道即自然之道也,无声无臭,视之不得见,听之不得闻,惟诚明默识者解乎此,岂律历之所能契哉?”南宋禇伯秀在《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中认为:“天地均于不为而自化,万物一以自得而为治,天下异心无心者,为之主也。以德为原,无物不得,得而不谢,所以成天,无为则任自然之运动,自然而为君,非邪也。”《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中又认为:“天德者,无为之化;出宁者,为而无为。日月照、四时行,皆自然运动无为之者。故昼夜有常而无差忒,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君天下者,所以体之以立德,而民莫不归;弘之以化物,而物莫不从也。”《道德真经集义》认为:“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谓之圣人也。”天人合德所体现的是“与四时合其序”,道教认为时空运动具有本然之“序”,其在天人关系方面表现为“合德”,即合宇宙运动之“序”。这种“序”即是指天人要符合宇宙运动所具有的规律,又表示人天合和生态运动之序。张岱年认为:“天为人之所本,人为天之所至。”强调人对于“天”之本然本性的尊重和友好。为此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要树立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二要唤起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三要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和实现“天人合德”的生态文明理念和伦理要求。

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从“天人和谐”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认识道教天人关系,注重生态道德,是道教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必然选择。道教的天人和谐思想具有生态文化特征,它摒弃了“反自然”性质,抛弃人统治征服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同构”、“天人合德”与“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文化思想。并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要求赋予道教天人和谐思想以生态建设的含义。体现了道教对于天人关系发展变化的美好愿望与追求,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所在,在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2006年,胡锦涛在创建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的同时,便致力于加强与各国政党、国家议会、政府机构的合作,并建议亚洲政党国际会议提请各国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要将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纳入党章。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要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报告。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纳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时至今日,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的生态思想,吸取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和方略。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相结合的科学产物,指明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科学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汲取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吸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的生态思想,针对当代现实问题,创造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和方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

在习总书记领导下的党和政府,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结合,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为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而道教作为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更能深刻体会与理解党和党的领导人的正确领导思想,更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爱党爱国爱教,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把道教的优秀思想在新时代继往开来。为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祖国统一与建设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本文为作者在湖南省道教协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道教中国化研讨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