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道教协会官方网站

全真七子:刘处玄

来源:网络 时间:2016-07-10

刘处玄

刘处玄(1147-1203年·南宋绍兴十七年、金皇统七年—南宋嘉泰和三年、金泰和三年),东莱(今山东掖县)武官庄人。全真道“随山派”创始人。字通妙,号长生子,世称“长生真人”。

刘处玄自幼性格孤僻,以孝敬父母远近闻名,其母欲为其娶妻,他坚决不答应,于是便产生了出家修道的意图。曾作诗云:“武官养性真仙地,须作长生不死人”。常常酗酒,放荡不羁。1167年(金大定七年),全真道祖师王重阳自终南山来宁海传布全真道,收马丹阳、谭处端、丘处机等人为徒。1169年(金大定九年)九月 ,王重阳与马丹阳、谭处端、丘处机等人来东莱传道,处玄前往迎拜,正式出家修道。后来随从王重阳游汴(今河南开封)。1170年(大定十年),王重阳仙逝后,与马丹阳、谭处端、丘处机负柩归葬于终南山刘蒋村,庐于墓侧,守丧三年。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和丘处机在秦渡镇真武庙夜话,这时刘处玄表示会以“斗志”为修炼方向。与同门分别后,刘处玄前往洛阳,混迹于处身市井和花街柳巷之中,以磨练自己的心性。

此后往来于河南、山东之间,遍授门徒,广泛宣传全真道其主张,往来于四方士大夫及僧侣之间。

大定十六年(1176年),刘处玄返回家乡山东莱州武官庄,从此长期在山东弘道。
金承安二年(公元1179年),章宗皇帝闻其高道懿行,便下诏召见刘长生奉诏赴京,问以道要,刘长生回荅说:“先生,广成子之言乎?”下诏朝廷官员安排刘长生住在天长观。第二年三月,刘长生得旨还山,并赏赐很多貴重之物,刘长生固辞不受。特敕刘长生故居庵额曰“灵虚观”。

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他在武官庄兴建道观(后名灵虚观),并注疏《道德经》和《黄庭经》。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掌教马钰仙逝,刘处玄与王处一合力办理他的丧事。次年,刘处玄在昌阳和登州主持斋醮时,信众目睹王重阳和马钰显灵。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谭处端仙逝,刘处玄继任为全真教第四任掌教。

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驸马都尉仆散出镇莱州,有人告发刘长生妖言惑众,驸马都尉命尉司栾武节追捕刘长生,并下狱。不久,有人见刘长生在莱州城南,与道友象平常一样地交谈当时,郑押衙、王受事二人也见到,想到刘长生一潜逃出狱,就连忙赶到狱所,而见刘长生酣睡,二人十分惊异。于是,就以所见,上告驸马都尉,都尉才感悟到刘长生为修道大成者,便立即下令放了他。

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刘长生与丘长春等人,由宁海昆嵛山游历崂山。刘长生后留太清宫,讲授经典,弟子归宗者很多。

刘处玄遍读道家经书,也涉猎儒家和佛家经典。在儒家和佛教的影响和渗透下,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家思想为主,兼收儒家和佛教思想的道教流派。极力倡导三教合一,强调伦理纲常,劝行忠孝仁慈。主张“治政清通,为官忠孝,节欲身安”。吸取佛教思想,渲染生死轮回,以寓除私去欲、戒恶劝善之意,谓“乐于失则轮回堕也”主张“三教归一,弗论道禅,见性成佛,炼汞通铅”,谓“四相真忘尽,顿明佛是仙”。此种修道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远近闻讯,纷纷前来修道,正式形成全真道随山派。一传再传弟子甚多,著名弟子有于道显、崔道演、孙伯英、王志明、张志伟等。

金章宗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正月,东京留守列昭毅、定海军节度使列师鲁来礼师问道。刘长生说:“公等皆当氏名臣,深荷花顾遇,吾将逝矣,不足为公等友。”又示颂语曰:

“正到峥嵘处,争如拂袖归。

我今须断踵,回道返希夷。”

二公看后,悲怆不己。

二月六日,命徒鸣鼓集众,告诉自己的去期,对弟子们说:“各善护持,毋生懈怠。”于是,就枕肱而逝,享年五十六岁。

刘处玄在东莱武官庄灵虚观逝世,享龄五十七岁。1269年(元世祖至元六年),追赠“长生辅化明德真人”,武宗加封“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刘处玄平生乐于著述,对道经颇有研究,有《仙乐集》、《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简称《至真语录》)、《黄帝阴符经注》、《黄庭内景玉经注》、《道德经注》、《阴符演》、《黄庭术》等行于世。门下弟子众多,较为著名者有大弟子离峰老人和于道显。于道显以苦修知名,在金末影响较大,宋披云为长生子门下掌教大弟子、后主修《道藏》,创建宫观,对全真教发展贡献巨大。

主要著作有《仙乐集》、《至真语录》、《道德经注》、《阴符演》、《黄庭述》等。

相关新闻: